上周,国家药监局与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的新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下称新版GCP)在全国正式实施。
相较旧版,新版GCP在明确参与方责任、受试者保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安全性信息报告优化等方面作了全面优化。
面对全新的管理规范和要求,监查员应如何遵循基本规程并实现个人提升,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近日,博济医药质控部总监吴炜毅作客“博济研语”直播间,以《监查员如何更好在创新药物临床试验中履职》为题,与广大网友探讨了监查员基本工作要求以及个人提升的方法和路径。

“新药研发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竞争激烈的工程,而这也对临床试验中的研究者试验设计能力、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水平、申办者的风险防控提出了新的要求。”直播一开始,吴炜毅就对创新药的研发历程和临床试验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在他看来,当下正值新版的GCP与创新药发展的交汇期,在双向浪潮的洗礼下,必定会引领监查员工作开启一个新时代。“对比2003版GCP,新版的GCP在监查员的要求方面,着实体现在了8个确认、5项核实、3个确保、2个核对和1个保证。这些新变化正是监查员要关注的重点。”



1、熟悉试验用药品的相关知识,熟悉试验方案、知情同意书及其他提供给受试者的书面资料的内容,熟悉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和GCP等相关法规。
2、应当按照申办者的要求认真履行监查职责,确保临床试验按照试验方案正确地实施和记录。
3、对偏离试验方案、标准操作规程、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应当及时与研究者沟通,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4、在每次监查后,应当及时书面报告申办者;报告应当包括监查日期、地点、监查员姓名、监查员接触的研究者和其他人员的姓名等;报告应当包括监查工作的摘要、发现临床试验中问题和事实陈述、与试验方案的偏离和缺陷,以及监查结论;报告应当说明对监查中发现的问题已采取的或者拟采用的纠正措施,为确保试验遵守试验方案实施的建议;报告应该提供足够的细节,以便审核是否符合监查计划。中心化监查报告可以与现场监查报告分别提交。申办者应当对监查报告中的问题审核和跟进,并形成文件保存。
在新版GCP和创新药发展的双重背景下,监查员应该如何顺势而为?
在吴炜毅看来,知识管理、沟通管理、监查策略、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持续改进的能力是监查员保持职业发展活力的关键。
“基本的法规常识、产品开发的流程和特点,治疗领域的基础知识,公司SOP体系、制度及模板文件,项目相关文件都是监查员知识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吴炜毅说,知识一方面要做到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领悟和运用娴熟,另一方面,还要学会依循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对知识进行迭代升级。

在沟通管理方面,监查员的职责则分为了项目和中心两个层面。在项目层面,监查员是项目组与研究中心之间的主要联系人,需与PM保持充分配合;在中心层面,监查员是该中心的项目负责人,需负责研究中心的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
“其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中心项目团队内部的沟通,以及中心项目团队与主要项目干系人之间的沟通。”吴炜毅说,在沟通过程中,技巧的应用颇为重要,正式与非正式、书面与口头、讨论与会议都是依据当下不同情景综合判断并加以应用。

演讲中,吴炜毅举了一个例子,在日常的监查过程,肯定会遇到试验进度偏离了原有时间设定的情况。这就需要监查员与研究者、CRC等项目成员进行进一步沟通,一方面要通过有效手段提高后续临床试验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协调处理各项资源,尽全力把之前造成拖沓的进度补回来。“沟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是及时的信息反馈。”
除了知识储备和沟通机制外,监查策略也是监查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场监查、中心监查都是临床试验监查的主要方式。”吴炜毅说,监查员要熟悉运用多种监查方法,提高监查访视的广度及深度。
“入排标准、疗效数据、安全性数据、源文件/源数据的追溯、药物管理都是临床试验监查的侧重点。”在吴炜毅眼中,临床试验的监查侧重点,要依据试验方案的特殊属性进行综合判断,尽量做到有的放矢,把握准确。”

此外,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持续改进的能力亦都是监查员需要具备的技能。
“分析能力方面,需要监查员着重对提升试验风险的识别及控制;解决问题能力,则是要求监查员对试验细节有把控能力,避免和减少反复检查和返工情况;持续改进能力,则是对监查员在全局把控力上的要求。”
回归到创新药临床试验来看,具备上述技能或许并不足够。
“相比于仿制药与验证性评价,创新药的临床试验监查则更为复杂,由于缺乏过往的经验,安全性是创新药临床试验的首要关注环节。面对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非预期的不良事件、非预期的严重不良事件、药物不良反应,监查员一方面要比对临床前的数据,做积极的应对和处理,另一方面要做好记录。”吴炜毅说。

在直播的尾声,吴炜毅对监查员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与展望。在他看来,优秀的监查员要在知识维度、能力/技能维度、个人品质均有较高水准,同时也要善于与时俱进,拥抱变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都将在未来成为监查员重要的辅助工具,如何去应用这些新技术更好地为监查工作服务,或将成为监查员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

7月8日(本周三),博济医药创新药研发服务中心药物化学部副总监唐昌华将作客“博济研语”直播间,以《临床前候选药物(PCC)开发的技术要点及经验分享》为题,向广大网友分享在创新药研发领域的实战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