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C药闻药事

摘要:在《魔鬼与天使?沙利度胺的生死轮回》文章中,我们详细阐述了一个大名鼎鼎的药物——沙利度胺,由它引起的“反应停”事件席卷了欧洲、日本、非洲、澳大利亚和拉丁美洲,致使无数婴儿先天畸形。然而,由于FDA严密科学的监管和监督者细致缜密的精神,避免了反应停造成更大的悲剧。也由此,对药界法规和政府监管敲响警钟,并带来深远的影响。《Kefauver-Harris修正案》就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

一、《KH修正案》形成背景

风靡全球的“反应停”当然不会放过美国这个巨大的药物市场,格兰泰公司也向FDA提交了药品申请,当时FDA主持该药物审批的是FDA医学部官员弗朗西斯•凯西(Frances Kelsey),由于她及时发现药物研发数据问题,认为该药物动物实验所获得的毒理学数据不可靠,延迟批准反应停在美国的上市,而这时欧洲的医师发现了孕妇服用反应停与胎儿海豹肢症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由此避免了成千上万的畸形婴儿在美国诞生,阻止了如前所述发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悲剧。

为此,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于1962年8月7日(反应停撤市后9个月)授予她最高荣誉的联邦公民服务杰出勋章(Medal for Distinguished Federal Civilian Service)。

由于FDA的审评官科学严谨的态度,从而使得“反应停”事件未波及美国公民,但是该事件的发生,让世界各国对药品规制改革的呼声空前高涨,也促使了美国药品管理的立法工作,美国国会于1962年10月将争论5年之久的Kefauver法案和Harris法案合并修正,形成了《Kefauver-Harris修正案》(Kefauver-Harris Amendments),也被称为“1938年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的KH修正案”(简称“KH修正案”)。

二、《KH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确定药品广告申请制度:

该法案确定将处方药品广告管理的权限从联邦贸易委员会移交给FDA,并要求制药商必须在标签上说明药品副作用。通过药品标签和广告的审批,FDA进一步加强了对制药商的控制和规范,这也是FDA监管和审批制度走向完备的重要基石和里程碑。

2、要求所有药品必须向FDA提交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明:

《KH修正案》规定:

(1)1938年以后上市的所有药品必须向FDA提交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并且在审核每一例的基础上评估其疗效。

(2)第一次要求制造商在新药上市前必须向FDA提供临床试验证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双重信息。

(3)FDA有权力将已上市的但被认为缺乏安全性或者缺乏有效性的药品从市场上取缔。

(4)制药公司必须保留所有药品的不良反应记录。

3、制订新药研究和审批的程序:

《KH修正案》修改了“新药提出申请60天内FDA未提出反对,药品便可以自行上市的规定”,确定了新药上市审批的必要程序。

修正案还涉及临床研究用的调研性新药问题。为保护受试者安全,FDA必须进行临床研究前的审评。从此,调研性新药的临床研究开始之前,主办者必须提交一份调研性新药申请(InvestigationalNew Drug,简称IND),其中包括药品的化学生产和控制信息、临床前的动物毒理实验结果、预计进行的人体临床研究方案。

4、要求在美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实施GMP:

该法案促进了FDA于1963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GMP法案,自此,监督实施GMP成为保障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有效的可靠措施。

1963年GMP法案确定了GMP的基本原则是:保证生产药品符合法定质量标准,保证药品质量的均一性;防止药品生产中的混批、混杂、污染和交叉污染等。

三、《KH修正案》的负面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KH修正案》近乎完美而苛刻的规定了药品的研发、审批、生产和上市,然而,如同不可能存在十全十美的事物一样,该法案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1)《KH修正案》颁布后,为了防止引起药源性危害,FDA在药品审评中更加小心翼翼,新药上市数量和速度明显降低。

(2)自《KH修正案》通过后,由于提供药品有效性证据比提供安全性证据更加困难,因此,制药企业在收集数据、申报、审批的过程中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这就导致新药研发和生产速度减缓。

(3)《KH修正案》首次规定制造商在新药上市前必须开展临床试验以证明其产品的有效性,导致1962-1983年间150多个创新药没有仿制药竞争。直至1984年,国会出台《Hatch-Waxman法案》(简称“HW法案”),提出ANDA的概念,放松对仿制药临床试验的管制,仅要求生物等效性试验,这才加快了仿制药的上市步伐。

药闻药事 编辑
更多即时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HPC药闻药事”

Categories: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