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

2025.07.15

HPC Intelligence│FDA法规培训:解读ICH S12:基因治疗产品非临床生物分布的考虑

2023年3月14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协调会(ICH)正式发布《S12:基因治疗产品非临床生物分布的考虑》终版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的目的是为基因治疗(GT)产品研发中开展非临床生物分布(BD)研究提供协调一致的建议。本指导原则为非临床BD研究的整体设计提供了建议,也提供了解释和应用BD数据以支持非临床研发计划和临床试验设计的考虑。


1. 非临床生物分布的定义

•  定义:指基因治疗产品在给药部位、靶组织和非靶组织包括体液(血液、脑脊液、玻璃体液等)在内的体内分布、存续和清除。
•  评价内容:不仅包括检测样本中的基因治疗产品和所转导的遗传物质,还可包括检测所转导遗传物质的表达产物。


2. 非临床生物分布评价的时间安排

•  非临床 BD 数据应在评价和解释非临床药理学和毒理学试验结果时已获得。


3. 非临床生物分布研究的设计要点

(1)一般考虑

•  BD 研究可独立进行,也可与非临床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结合开展。
•  研究应在生物学相关动物种属或模型中开展,采用代表临床拟用样品的基因治疗产品。
•  给药途径应尽可能反映临床拟用途径,试验剂量水平应足以反映 BD 特征。
•  原则上,非临床BD研究不遵循GLP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当BD评价作为GLP毒理学研究的一部分时,所有活体动物评估和样本采集过程仍需遵循GLP。BD样本分析可以非GLP方式进行。


(2)受试物要求

•  研究中所用受试物应代表临床拟用基因治疗产品,应考虑到生产过程、重要产品特性(如滴度)和最终的临床制剂。
•  在某些情况下,来自临床拟用相同的载体但含不同治疗性导入基因或表达标签基因的GT产品的非临床 BD 数据,可支持 BD 特征评价。


(3)动物种属或模型选择

•  应选择遗传物质可导入和表达的生物学相关动物种属或模型。
•  考虑因素包括组织趋向性的种属差异、基因转导效率、靶组织与非靶组织/细胞中的导入基因表达、载体复制能力(如有)以及动物种属对载体和/或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可能性。


(4)动物分组数量和性别

•  每个预设采样时间点应评价每种性别适当数量的动物,以获得足够数据支持 BD 全面评价。
•  按照 3R 原则,动物总数量可以是多项试验的总和,当仅评价单一性别时,也需提供科学依据。


(5)给药途径和剂量选择

•  应尽可能采用临床拟用途径。
•  剂量水平应反映足够的 BD 特征,以辅助解释药理学和毒理学评价。给予的最高剂量应不超过毒理学研究中的最大剂量,同时应等于或超过预期的最大临床剂量。


(6)样本采集

•  设计应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可能性,遵循预先制定的流程,包括样本保存和采集顺序记录。
•  时间点选择应足以反映基因治疗产品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必要时包括更多时间点。
•  主要组织/体液包括注射部位、生殖腺、肾上腺、大脑、脊髓、肝脏、肾脏、肺、心脏、脾脏和血液等,可根据具体情况扩展。


4. 特定考虑事项

(1)分析方法学

•  基于核酸扩增方法(如 qPCR、数字 PCR)对载体基因组和/或导入基因 DNA/RNA 定量是标准方法。其他技术如 ELISA、IHC等可作为辅助。


(2)表达产物的检测

•  除GT 产品遗传物质的定量外,确定载体基因组阳性组织/体液中表达产物水平可有助于描述安全性和活性特征。
•  是否开展此类评价应基于风险评估,考虑因素包括组织/体液中基因治疗产品水平和存续情况、临床目标人群、潜在安全担忧等。


(3)免疫学考虑

•  动物对载体的预存免疫可能影响 BD 特征,纳入研究前应考虑筛查。
•  给予产品后可能产生免疫应答,影响 BD 数据解释,申请人可考虑收集样本进行免疫原性分析。


(4)离体基因修饰细胞

•  考虑因素包括细胞类型、给药途径、表达产物或基因修饰对细胞体内分布的潜在影响。
•  造血来源的离体基因修饰细胞系统给药后若预期广泛分布,BD 评价可能非关键;若预计有靶向器官/组织分布,应考虑特定组织的BD评价。


(5)生殖腺组织的生物分布评价

•  除非临床适应症目标人群仅限于一种性别,否则应在两个性别的生殖系统中开展评价。
•  若基因治疗产品在生殖腺中持续存在,需进一步研究确定生殖细胞或非生殖细胞中的产品水平,评估潜在风险。


(6)触发进一步研究的情况

•  临床开发计划重大变化,如给药途径、剂量水平、给药方案改变或适应症扩展。
•  载体结构或血清型显著变化,生产过程可能影响产品制剂或相关质量属性的变化。


(7)替代方法的考虑

•  同一基因治疗产品BD 数据可支持不同临床适应症,相同载体结构但导入基因不同的产品的 BD 数据,可能也可以支持豁免,但需进行科学论证。
•  若无生物学相关动物种属,应全面讨论和科学论证替代方法。

撰稿人:Emma Xie,Abby Wei